林贤治
“有用”这点还得非常强调
羊城晚报:针对王安忆、陈平原号召高校学生“读无用之书”的说法(详见8月19日本版报道),能谈谈您的看法吗?
林贤治:我觉得还是应当读有用的书。所谓“无用之书”、“无用之用”,说到底还是要有“用”,问题看什么用?用在什么mg真人网?他们所谓的“无用”,大约是指积累知识、陶冶性情、带有审美价值的书,所谓“真善美”;而不是专业的、工具理性的、可以立刻用在思考和研究上、立刻解决问题的书。“真”和“善”要立刻用是很难的,因为它首先使你获得良知,短时期你看不到它的用处。但是不可以说它没有用处。立竿见影的“用”,和慢慢改变一个人的素质、性情,提升一个人的境界的“用”,不一样。但都是“用”。
美国的杜威他们的“实用主义”,容易被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没有实用价值的就没有用处。其实不是这个意思。杜威反对停留在形而上学那里,而不付诸实践。他说的实用主义跟我们说的急功近利不一样。
羊城晚报:“读无用之书”的观点是不是站在社会批判的角度来谈的?
林贤治:如果它带有纠偏的目的来立论,我是赞同的。社会竞争如此激烈,功利性非常强,社会风气浮躁得很,没有人能认真读书。他们提出这些,对于青年人有一定的提醒作用吧。
但是也不要把事情说得太死,说读书就要“无用”,讲“趣味”之类。目前社会上有功利主义倾向,但是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造过程中,怎样把西方的、现代的价值观、方法论、思想成果引进来、用起来,我认为还是第一位的。国民素质的培养可以分两个层面。从长远来说,蔡元培以前主张的“美学救国”,同“科学救国”的观念很不同,不是船坚炮利,火箭上天,有意义有作用吗?我觉得有。对美的追求,从长远来说人们是需要的。但是在目前,在一个方死方生的变革时代,我们怎么去认识和改造中国?“有用”这点还得非常强调。
已是第一篇
已是最后一篇